司马家篡位的时候,曹操老臣的后代那么多,为何没一个人出来阻止

张司马讲历史 2024-04-26 08:23:50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张英编辑 | 张英

前言

昔日曹家在创建霸业之际,包括诸夏侯氏、曹氏等同宗者在内,以及外邦才华横溢之谋士与英勇善战之将领,纷纷汇聚麾下。

待司马家族篡权崛起之后,这些曾为曹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宗室成员、功勋卓著的大臣及其后代,均得以享受荣华富贵,从而成为了曹魏政权中的“既得利益集团”。

而在这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这些身处既得利益集团的人并未有所行动或表示不满,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在公元 249年正月初六的这一天,曹爽兄弟携同魏帝曹芳,遵循预先设定的行程,共同前往位于洛阳城南九十里处的高平陵,以祭奠已故的魏明帝曹叡。

当曹爽兄弟离开京城之后,司马懿便凭借着太后的懿旨,发起了一场政治变革。

他迅速召集起了在暗中所训练的三千名死士,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资深官员联手,接管了曹爽兄弟所掌握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司马懿下令封闭洛阳城门,占领武器库,率领大军驻扎在洛水浮桥之上,彻底断绝了曹爽等人返回京城的可能,并以此作为要挟,要求曹爽交出手中的兵权,低头认罪。

而曹爽在当时的形势下未能看清局势,他误信了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的劝导,再加上太尉蒋济也写信劝说曹爽投降,司马懿在洛水河畔立下誓言,使得他最终未能采纳大司农桓范的建议,反而将兵权拱手相让给了司马懿。

自此以后,曹爽便遭到了软禁,而司马家族则顺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

在司马懿成功实施政变之后,为了进一步稳固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他采取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措施。

首先,他在高平陵之变中大肆屠戮曹氏宗族成员,以此彰显其铁腕手段以及对曹氏家族的清算。

其次,他提拔重用自己的亲信担任朝廷中的关键职位,例如任命贾充为中护军,使其得以统领禁军,从而增强司马家族对军队的掌控力。

最后,他对曹魏的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中书省和门下省,将权力集中于尚书台,进而强化司马家族对朝廷的控制力度。

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间,曹爽又干了什么曹室宗亲为何没有帮助他!

首先,在曹家的诸多支持者当中,的确存在一小撮曹氏宗亲,他们皆为夏侯氏及曹氏的后裔,同时还掌握着军队的权力。

正是由于他们对曹家坚定的支持,才使曹魏得以稳固其政治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高平陵之变发生于曹操离世之后整整三十年后。

在此期间,曹家和夏侯家真正能够发挥影响力的人物如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早已逝去,只给后世子孙留下了接班人的位置,尤其是他们的后代在实力上表现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忠于曹操与曹丕的既具才华且出身贫贱的旧臣们,亦在曹操过世后迅速消失。

此外,曾有力抵挡司马家族的曹休和曹真,均英年早逝,而他们的后代却未能继承其父辈的才能。

曹爽虽然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在处理事务时缺乏深思熟虑,导致他得罪了众多势力,并对司马懿的行动疏于防范。

尽管曹操的直系后裔尚存不少,但由于内部纷争不断,他们始终无法摆脱曹丕和曹睿的严密监控。

例如,曹丕便严格限制藩王的权力,并时常调换藩王的封地,以避免他们在某个地方形成稳定的势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皇室宗亲本应成为皇室最可靠的依靠,然而曹氏宗亲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在曹爽执政之前,世家大族通常愿意支持曹魏政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转变。

曹爽凭借宗亲身份和辅政大臣的地位,行事颇为专横,将自己亲近之人纷纷安排至朝廷任职,如何晏、毕轨等人,任人唯亲现象严重。

为了掌控禁军,他更是将自己的兄弟安插其中。

更为恶劣的是,他还控制了皇帝曹芳,将郭太后软禁,种种行径几乎已达到篡位的地步。

面对如此情形,世家大族若再袖手旁观,只怕将遭受灭顶之灾,故此他们只能被迫与司马懿联手对抗。

综述而言,曹魏政权的崩溃并非源于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曹魏宗亲的无能、世家大族支持度的降低、曹丕和曹睿的打压,以及司马家族的谋反和曹爽的失职。

在这场角逐中,司马家族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主要归功于他们深厚的背景和广泛的支持基础。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