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早治疗和晚治疗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薇菡评健康 2023-06-09 13:39:00
一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一个普通日班,我在科里正在给患者看病,这时救护车送来一名五十多岁的胸痛患者,院前的心电图显示II、III、AVF导联ST抬高,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车上的医生已经给患者服用了“双抗(两种抗血小板药)”药物,但是患者的胸痛症状完全没有缓解,依然满头大汗在平车上一个劲的喊着“胸口疼、憋气!”

我赶紧把患者送进了抢救室,让护士给他吸氧、上监护,把该抽的血抽了,先打一点吗啡止疼。

抢救室内复查的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

据车上的医生讲,患者从发生胸痛到现在还不到一个小时,这个时候如果急诊介入治疗正合适。

但是问题来了,患者是外地人,一方面他说话的口音很重,再加上强烈的胸痛,我们没法和他顺畅的沟通,而且他身边连一个家属也没有,手术签字成了问题。

巧的是这时候患者的电话响了起来,我替他接通电话,电话是他妹妹打过来的,询问她哥哥的病情。

原来在患者刚刚发生胸痛的时候他曾给他妹妹打过一个电话,她妹妹在北京工作,离的比较远,人一时过不来,可还是很挂念她哥哥的病情。

我在电话里和她妹妹简单说了他哥哥的情况,我告诉她病情不复杂,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现在当务之急需要马上进导管室给他介入治疗,我希望家属能同意(电话有录音)。

他妹妹是有些犹豫的,问我“能不能把人转到北京来做?比如XX医院”,她说的那家医院是全国有名的心脏专科医院。

我告诉她病人情况非常紧急,随时有发生室颤等危险的可能,不适合转院,再说每耽误一分钟患者就可能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发生坏死,转院会浪费很多时间,马上介入治疗才是最佳选择。

她又试探性的问我“你们确定能做?没问题?”

我果断的告诉她“没问题”。

可能在她心里急诊介入手术还是比较大的手术,只有少数有名的大医院才能做……

见我说得比较肯定,她终于在电话里同意为她哥哥进行介入治疗,并且表示她马上就从北京赶过来。

我挂断电话,马上跟护士一起把病人转往介入导管室,这时候离患者到我们科也就十几分钟。

导管室的同事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患者很快就上了台。

医生在造影的时候发现病人的右冠完全堵塞,植入一根心脏支架后,患者的血流再通,胸痛、胸闷的症状完全缓解。

这个患者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心功能没有受到影响,这对于日后的生活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最终患者被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直到出院时这个患者恢复得很好,日后的生活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

一个胸痛了两天的呼吸困难、心衰的老人

与上面这个患者不同的是另外一个患者。

六十多岁的老人,因为呼吸困难、喘憋来急诊就诊,心电监护上显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很低,吸上氧勉强能上来一些,但心率很快,患者喘憋的症状一直不缓解。

从症状来看这应该是个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急诊床旁心超显示患者的室壁运动普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只有百分之三十多,心功能非常差。

护士给老人抽了血,把利尿、扩血管、降压药都用上,老人的症状并没有马上好转。

过了一会化验的结果出来,老人的肌钙蛋白高了好几倍,原来这是个心梗后心衰的患者。

再一追问患者家属,老人胸痛已经两天了,但是老人一直忍着,认为没那么严重,直到今天实在喘憋的厉害,呼吸非常困难了才不得已让孩子送来了医院。

家属问我现在应该怎么治疗,心脏能不能放支架?

我告诉他老人的心脏现在像一间摇摇欲坠的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心脏支架肯定做不了,只能保守治疗,而且出院后老人会因为心衰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家属唉声叹气,说要知道这样真应该早点让他来医院……

心梗早治疗与晚治疗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听说过急性心肌梗死时要“放支架”或者溶栓治疗,其实无论是溶栓还是放支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开通心脏血管(大多数心梗都是由急性血栓导致),挽救心肌细胞,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当心梗发生时,心血管发生阻塞,心肌细胞就像缺水濒临坏死的庄稼,这时候如果早期治疗开通血管,那么“庄稼”及时得到灌溉就不至于彻底死亡,还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开花结果生长繁殖。

相反,如果心血管闭塞时间过长,大面积心肌发生坏死,势必会使心功能受到影响,这时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而心衰一旦发生就会对日后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运动耐量降低(正常活动或者劳累等情况下出现呼吸困难),其次还有水肿、抵抗力下降等诸多影响。

有些心梗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开通血管,心肌坏死后还会出现室颤、室壁瘤、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致死率非常高,非常危险。

所以心梗发生时,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早期开通血管,有条件的急诊介入,没有条件的可以静脉溶栓,每早一分钟治疗就可以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降低死亡的和其它并发症的风险。
8 阅读: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