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副行长,如何帮助新农人“爆改”牛棚?

我的广电视界 2024-05-16 22:01:10

近年来,种地类节目愈发成为观众关注的热点,根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种地基因”难以磨灭,技术壁垒被一步步瓦解,国人将种地拓展到太空大海。这也让屏幕前的我产生疑问,现代新农人搞种植养殖,需要专业人员弥补信息差、需要资金周转,这些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在CCTV-17《最炫农科生之农科英才在大地》节目里,一位农业银行90后支行女行长的故事里,我找到了一些端倪。

方子建是沈阳村里一个“牛二代”,自从五年前从母亲手里接下50头牛,他就和妻子勤勤恳恳搞养殖,努力把生产规模扩大到了120头,是当地难得的守成型年轻新农人。

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养牛千头”致富梦,但120头牛已经到了老牛棚的极限,扩大规模也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怎么办?

一次帮邻居送小牛的机会,他遇到了下乡的张茜。

根据节目介绍,张茜来自中国农业银行辽宁沈阳辽中支行,是一位年轻的90后副行长。她看着并没有想象中行长的气派,一身朴实站在门口和老板娘拉家常。听方子建说想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她直接带着客户经理来到方家牛棚,进行实地考察。

目之所及,牛棚确实急需翻新。顶盖只有四处漏风的塑料布,冬天冷夏天热;牛栏分布密集,环境卫生成问题;设备少见自动化,几乎纯靠人力劳动。

张茜一边观察牛棚环境,一边征询方子建夫妻俩的想法。作为“牛二代”的方子建想要贷款100万元。方子建是一位有想法、有干劲儿的年轻农人,张茜很想帮他实现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率。她迅速组织客户经理们集体研究,在分析客户情况和评估风险后,帮方子建规划了综合成本较低的贷款方案。

帮助新农人扩大养殖规模不是一句空话,张茜还主动牵线,带方子建到附近一座大规模养牛场取经,让他亲眼看到了自己理想中“养牛千头”的场景,学习到了许多自动化规模养殖的专业知识。镜头里,方子建眼神中都是亮晶晶的希望。

辽中区许多养牛户都和张茜成了朋友,非常信任她,但她始终觉得自己知识不够,主动报考了沈阳农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时时“充电”,紧跟国际国内肉牛养殖最新知识,并回馈到日常对农民的帮扶中。

作为奔波在农民一线生活生产中的90后女行长,张茜“贷”来的是牛棚扩建、科学养牛的资金,带来的也是新农人的温暖与希望。张茜的故事只是广袤乡村一个很平凡的缩影,像张茜这样仰望星空、根植大地的人一定还有很多,三农事业的新时代发展,是无数基层农人和各行各业关注农业发展者的集体创造。

多档种地节目的火热,让最朴实的劳作和最真实的乡村展现在大众面前,吸引着无数网友的观看讨论。这不仅让大家对农业本身产生了足够的好奇心,也让网友们感受到“新农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用真诚的态度与踏实的努力,在这片大地上挥洒着汗水,奔赴一场又一场土地与农人温暖的双向守护。

还有更多有关三农人才的动人细节等你发现,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就能一键收看完整视频节目,冲冲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