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亿元营收、超5亿用户,网络文学下一步:迎合读者还是赢得读者

上观新闻 2024-04-29 06:06:06

4月28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3年度)系列发布活动暨网络文学新使命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5.2亿,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

统计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营收规模约340亿元,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全年新增注册作者近250万人,同比增长10%,新增签约作者26万人,同比增长17%。作家队伍更迭态势显著,多家网站“00后”签约作者占比超过半数,全国省级网络作协会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2023年新加入中国作协的网络作家中,90后作者占比五成。

网络文学以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独特审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催生的文学新形态;以创新叙事手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表达;以海量作品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共情共鸣,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新渠道;以数百亿的业内产值拉动上万亿的下游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强国的新载体;以海量作者的青春活力,为中国文学注入新生力量,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力量。

度过野蛮生长期,承担新时代的新使命,网络文学的下一步,怎么走?

创作什么样的精品

“网络文学类型进一步融合创新,现实、科幻、历史等题材成果丰硕,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谈到,网络文学精品创作已经日益成为业界共识。

“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网络文学精品?网络文学是要迎合读者还是赢得读者?我们未来的创作目标究竟是什么?读者的叫好声?网站的推荐位?更丰厚的稿费?”上海网络作协会长血红在讨论环节一连提出几个问题,“网络文学写作者已有足够基数,其中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三四十年后,我们之中的一些伙伴,他们的笔名、作品依然能够在不同场合被读者、评论者不断提起,依然能够得到全新的演绎、阐述、研究,为什么我们不去追求这样更高的目标?”

据蓝皮书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新增现实题材作品约20万部,现实题材作品总量超过160万部,现实题材创作数量、质量均有较大提升,年度优秀现实题材大多呈现“现实+”的融合性,如《茫茫黑夜漫游》《沪上烟火》等精品意识增强,呈现出与传统文学融合的特征;《国民法医》等聚焦专业性强的行业故事,呈现“现实+行业文”的写作特征;《柳叶刀与野玫瑰》等女频作品呈现“现实+言情”写作特征;《特工易冷》等作品将多类叙事模型融入现实题材创作,增强可读性。

科幻题材作品新增约25万部,同比增长15%,现存科幻题材作品近200万部,网文作家将人工智能等元素融入创作,体现了对时代的热诚关切和对未来的深入思索;历史、幻想等类型则呈现多元素融合趋势。

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热点,如《寰宇之夜》表现年轻文艺工作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努力和热诚;《我为中华修古籍》聚焦中华大典的修撰和流失文物的回归。网文类型中的女频创作也逐渐在爱情叙事之外探寻新的天地。

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2023年,网络文学付费阅读发展趋缓,网文行业多点布局寻求突破,AIGC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IP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微短剧等新业态迎来爆发。网络文学不再“唯长不破”,短篇、同人业务等进入多网站商业布局,多家平台以“热点向”短故事征文的方式试水网络文学短篇;部分网站开启“同人”频道,“同人”创作出现商业化趋势。

蓝皮书指出,微短剧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热点。网络文学叙事模式被微短剧广泛借鉴,介入更多媒介生态,如以“真人互动影像游戏”模式进入单机游戏领域。不过,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合作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微短剧“融梗”式创作使网络文学IP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减弱。此外,网络文学的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依然存在,书名“标签化”问题凸显,部分重点题材创作僵化。同时,在网文出海方面,中国网络文学开始面对越发激烈的全球竞争。

四川省网络作协主席“爱潜水的乌贼”的作品《诡秘之主》将东方文化情怀融入一个世界风情的故事,开始连载之时便是中英文同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追书热潮,成为中国网文出海的代表作之一。AIGC对网络文学的挑战是“爱潜水的乌贼”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文学不是零和游戏,也不是胜负游戏,文学有很多可能,网络文学同样如此。创作一部长篇,不是找到捷径,直接到达终点,一路上有很多选择,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这些风景才是构成一部小说风味的独特魅力。如果你不断重复自己,AI的确很快就能模仿你、取代你,只有读更多的书、接触更多的人、走进更深的社会生活,才能让你的创作是独特的,与AI有别。”

“网络文学要走出类型小说的藩篱。”何弘分析,网络文学成为以类型小说为主的文学样式,缘于世纪初商业资本的选择、推动。但网络文学独特的“追更”模式、评论区、书友圈、“本章说”段评等,使“创作-阅读”生态发生颠覆性变化,静态文本成为流动文本,文本意义不断丰富、衍生,文本变成“社区”,文学作品成为不断延伸的文本网络。“网络文学不应囿于类型小说、通俗文学的框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全新可能,开创真正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文体、新语言和文学新形态。”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网络文学正处于更新迭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作家以不同的故事类型、情感模式和想象方式表现出与此前传统的网络文学写作的差异和变化。”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说。

“网络文学影响的场域、衍生的市场在拓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看到,挪威首都奥斯陆书店的显目位置放着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苏黎世理工大学课堂前排的外国学生会写仙侠网文,喜欢《狂人日记》的UP主做了有关网络文学的衍生音乐,“网络文学不断拓展的影响力为网络文学评论提出新的任务,要更早介入网络文学的过程性生产,对其创作规律作出前瞻性判断。”她总结,网络文学IP融合发展产生的新业态,几乎深入影视行业的各个垂直领域,成为影视类型创作的最主要原动力,在业态方面,网络文学平台和视频平台的结合更加紧密,而网络文学的出海也正由单纯的作品出海、文字出海发展到IP融合出海。

在业界和学界看来,网络文学的海量生产与互联网经济运行对接,形成了共融共生的新行业形态,付费阅读模式建立和产业资本进驻推动网络文学走向IP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网络文学的内容质量与互联网传播的流量充分结合,彼此放大,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转化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双向奔赴,孕育了文化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指出,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网络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创作水平,丰富题材类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有力推进主流化、精品化进程。网络文学取得的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网络文学界守正创新的结果。他强调,2023年网络文学作品创作量质齐升,IP转化势头强劲,国际传播亮点突出,理论评论有所突破,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但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一年,中国作协将组织网络文学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创作扶持、推动IP转化、加大国际传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