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听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讲根本就是两回事,历史学家讲辽军“势如破竹、直逼

塞外来克 2024-04-05 15:47:33

【澶渊之盟】听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讲根本就是两回事,历史学家讲辽军“势如破竹、直逼京师”;军事专家讲辽军“悬军深入,孤立无援”。 其实这也是宋朝当时主和派和主战派的认识,主和派怕的要死,主战派刚的要命。 以寇准、杨延昭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辽军悬军深入,处处失利,后援不足,士气低落,而宋军屡胜辽军,再加上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士气高涨,正是袭破辽军的大好时机,并可一举收回幽云,可惜最终没有得到真宗皇帝的认可。 单从军事的角度看,寇准和杨延昭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当时辽军攻打定州失败,攻打瀛洲失败,攻打澶州僵持不下,领军元帅萧挞凛还被宋朝“大狙”床子弩射杀,可以说辽军战心全无,胜利的天平已开始向宋军倾斜。但真宗皇帝为啥不听主战派的,非要议和呢? 在我看来,宋朝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选择和谈,可能有以下原因:一、王继忠的信夸大辽朝实力,宋朝两次北伐失败,没有必胜的信心。二、杨延昭为杨业之子,军事才能卓著,但杨业是北汉旧臣,一旦杨延昭收回幽云,坐拥10万雄兵,比契丹还可怕。这条是瞎猜,不知道真宗会不会有此考虑。三、即使不用杨延昭,在收回幽云的过程中必然出现骄兵悍将,真宗怕重蹈五代旧辙。四、与战争相比,和谈的代价最小。 最后就形成了何谈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契丹和宋朝约为兄弟,宋真宗年长为兄,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幼为弟,两方定期派使者互访。 二、宋朝每年送给契丹二十万匹绢帛、十万两白银。 三、两方沿边州军各自守卫各自的疆土,两地的军民不能互相侵犯,也不允许收容对方逃亡过来的盗贼等。 四、两方都不准在边境建造城堡、改移河道。

1 阅读:12725
评论列表
  • 2024-04-06 10:43

    弱宋不是没有道理的。空有好兵好将不会用。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和打败了没大区别。光说宋和金辽打仗胜率不低,可有什么用呢?赢了不乘胜追击,给对手喘息机会。败了就一败图地。终其一朝都没完成大一统,甚至都没收复燕云这个老祖宗的发祥地。宋和辽金应合称南北朝第二。

    平静~开开开 回复:
    宋太祖太宗时代,记载都有20万匹左右的战马。宋刚成立的时候,西夏是属于宋的一个自治区,西夏是在宋成立50年后才分裂出去。所以没马不能作为北宋菜的理由。
    Du 回复:
    读书人大多数软弱怕水凉
  • 2024-04-06 16:55

    两宋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辽(金)、西夏与北宋(南宋)三足鼎立,还有南诏是半独立状态。直到元朝实现了国家的再次统一。只是元朝的建立者是中华民族中的蒙古族人而已。

    用户15xxx36 回复:
    历史观和“站在现在的历史角度来看问题”是什么关系?“现在的历史”又是个什么东东?说话前需要先把脑力整理一下。元朝说汉话,写汉文,行汉法,一切都是中国的。所谓四等人之说,并无史实依据,也没有任何当时和后世的实际影响力。事实上,关于元朝和清朝的认知混乱恰恰是清末民初时,日本一帮学者有意无意搞出来的。元和清,与日本侵华战争有本质区别,日本完全是殖民统治,日本人与中国人泾渭分明,生活方式、政权、社会组织形式、文化、语言等等没有任何融合。如果说有融合,也是日本有意要将中国融入日本,这才是真正亡国灭种的危机,几千年来第一次,即便五胡乱华时,还尚有江南半壁,也不及日本侵华之危险。好在这种蛇吞象只是泡影,日占时间不久就被打败了,当然也是中华民族足够坚强勇敢。其实你如果站在汉武帝的角度看,如今的中国人从血统上没有人能称之为汉人。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要简单理解为讽刺,这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历史的解读则有许多种方式,作为中国人,站在文化传承文明赓续的角度有何不可?难道一定要用西方的逻辑陷阱才是正确的?要知道我们祖先创造无上荣光的时候,他们还在树上呢!他们有何资格来和中国谈历史?
    渔翁 回复:
    南诏和大理(云南大部)都是独立状态。
  • 2024-04-06 11:51

    宋朝自从赵二兵败高梁河开始,军事上就从进攻转为了防御!成功防御99次,输一次人家就打到你老窝了!只会防御的一方永远不可能赢,只有打平手和惨败两种结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拉风 回复: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估计是赵二的漂移绝技吓到真宗。不然对方主帅都死了,士气肯定受影响,又缺乏统一指挥。收复燕云最好的机会愣是给浪费掉
  • 2024-04-07 11:25

    宋朝防武将跟防贼似的,不会容忍武将坐大。所以打仗的目的是维持统治,并不想开疆拓土,想要燕云也是为了方便防守从而减少军队。

    影月无痕 回复:
    就这次,宋真宗都被逼到立遗嘱了,王超十万大军却不知去向,直到双方议和才冒出来,换你也不信武将 要是双方继续打,那就看谁拉拢王超成功了,所以双方和谈了
    行者 回复:
    宋的各任皇帝:老祖宗告诉我,防武将甚于防盗!想想我这把椅子怎么来的!
  • 2024-04-06 15:20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固然不善于攻城战,但如果想要彻底吃掉十万控弦之士,需要一个什么规模的野战重兵集团?还趁机北伐燕云?不把契丹主力打掉,漫长的补给线上每一处都可能是骑兵军团的突破口,真当宋朝人是傻子?两千年封建王朝有能力大规模深入草原北伐的时候才多少,不是大一统王朝的强盛时期,光是发动战争的财政消耗都能让王朝崩溃。

    交响探心包 回复:
    民族融合之态,世界和平之势
    用户10xxx28 回复:
    看看晚唐历史,契丹十万大军被民间武装灭了。
  • 2024-04-07 08:20

    道理就是:只要不妨碍我做地头蛇,其他的都好商量。

  • 2024-04-06 10:49

    宋军事失利,但外交还是成功的,这和约对宋有利,就是辽不一定会守约。

    顺其自然 回复:
    澶渊之盟辽宋都守约了,双方和平近百年。只不过后来辽迅速衰败,金迅速崛起。宋以为有机可乘,毁约助金,被金虏去二帝。可笑。
  • 2024-04-06 10:48

    看协议怎么感觉是宋朝打败了呢

    逝水年华 回复:
    后面经济战干赢了,和平给了经济战一个基础,不过当时应该没有那么远见
  • 2024-04-07 18:19

    大宋 大送 弱不是没有道理

  • 何卿 13
    2024-04-07 08:20

    根本原因,宋真宗不想打了。当时就是被迫出击的。不过现在他的角度,不好说。因为宋真宗可能认为他不如他爸。高粱河车神阴影太大再者,如果进攻,北宋的进攻能力非常垃圾。宋真宗不可能不清楚,能打防守固然不错。(射杀对方主帅纯属意外)但是想继续干,难度极大。

  • 悼明 13
    2024-04-07 19:01

    杨延昭的级别太低,不知小编拿出来啥意思?当时随真宗北上澶州的是管军大将高琼,负责军事指挥的也是他!当契丹围攻澶州时,河北诸城并未沦陷,但也无一兵一卒援澶州,奉命增援河北的山西都部署王超却在途中走走停停,逡巡而不敢进,直到和约签字,才抵达河北。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态势!契丹虽然折损了萧挞凛,但主力未损,从两国态势来看,签约是合理的。

    悼明 回复:
    很多人都说北宋武将地位低,真的简直根本不懂宋史!王超的行为,放在汉唐基本是死罪,再次也要到牢里走一遭!可王超仅仅是贬三官了事,后来还复官!其子王德用在仁宗朝还当了一任枢密使!可见武将勋贵在北宋地位之显赫,以寇准为首的文官集团根本奈何不了武将!更别提宋初武将影响宰相的去留了!宋朝的情况是武将把事情搞砸了,自己又不得民心,逼得文官们抢班夺权,限制武将的政治地位,这一切直到仁宗范、韩时代才初步完成,在熙宁变法中得到稳固的。
    林暗草惊风 回复:
    这个时候杨延昭的地位是不高,但是他当时所部处的位置十分关键,基本上已经切断辽军后勤的节点,再打下去,辽军的后勤就要完蛋。再多主力未损也架不住,不然你以为就死了一员大将就退军?萧太后还在,皇帝也在,重新任命一个就是了。
  • 2024-04-07 12:52

    攘外必先安内,就这么简单,其它都是次要的

    用户17xxx26 回复:
    要不然就给别人做了嫁衣,秦鉴不远啊[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 2024-04-07 07:30

    北宋军队离开城池,就是待宰的羔羊

  • 2024-04-07 12:08

    和谈了武臣无功,造不了反[得瑟]

  • 二、杨延昭为杨业之子,军事才能卓著,但杨业是北汉旧臣,一旦杨延昭收回幽云,坐拥10万雄兵,比契丹还可怕。这条是瞎猜,不知道真宗会不会有此考虑。三、即使不用杨延昭,在收回幽云的过程中必然出现骄兵悍将,真宗怕重蹈五代旧辙。 这俩条件很扯淡,燕云在汉人手里永远比在胡人手里靠谱,哪怕是汉人割据,单独坐拥燕云威胁不了大宋

  • 2024-04-06 17:47

    真的是好笑啊,这就跟日本打中国,还分什么主战主和!凡是主和的,都是汉奸!当然,如果换成美国打中国,那个时候美国有原子弹,中国暂时还没有原子弹,那才可能考虑求和,求和的大前提是不求和就一定会灭亡或者大概率会灭亡

  • 2024-04-06 10:55

    金军的孤单深入才是成功,从北方幽州打到江南,还全军撤回,把北宋两帝弄回北方!

    司徒有虚名 回复:
    他故意矮化岳飞,毕竟岳飞是汉民族脊梁!
    用户 回复:
    金军背后还有宋军吗,如果没有就不叫孤军深λ
  • 2024-04-07 07:40

    空口说白话很简单,当时宋朝有什么底气可以与辽国持久作战?萧太后确实不想打了,不等于宋朝军队就有实力进攻人家?

  • 2024-04-08 00:45

    因为真宗怕军人立大功了不好控制

  • 2024-04-07 00:41

    这就是以文御武的后果!外行指导内行,不输才怪!

  • 2024-04-07 15:30

    宋辽约为兄弟,是辽为兄,宋为弟。所以辽宋,宋金时期辽和宋才是正统。

  • 2024-04-08 12:27

    所以不要喷宋的文人弱了,皇帝才是真的软,没有一点心气

  • 2024-04-07 22:48

    北宋当时不缺有才能之士,只可惜才子皆不英雄,弱宋实锤,汉民族武力值最低的时代,唉

  • 2024-04-06 16:59

    步兵围骑兵,太难了

    用户10xxx28 回复:
    后唐藩镇步兵打骑兵不要太轻松。而且跑长途,马是跑不过人的。
  • 2024-04-08 06:52

    垃圾宋朝

  • 2024-04-06 20:13

    得国不正

  • 2024-04-16 14:56

    宋真宗签了澶渊之盟这么丢脸的条约后,居然有脸去泰山封禅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个大奇葩

  • 2024-04-29 14:43

    开头得国不正,导致后辈干啥都畏手畏脚,怕手下大将造反,所以自断双臂[哭笑不得]加强脸皮厚度,还出现了朱熹这种

  • 2024-04-07 16:40

    武力才是征服的最佳手段,但武力要以智谋作基础。

  • 2024-04-07 16:49

    艺祖之后,北宋没有好皇帝

  • 2024-04-06 17:18

    寇准可为千古一相

    雪奈的白子 回复:
    能力没的说,但脾气太差了,过于刚正,不得上下的人心。跟田丰一样的性格。这也是寇准晚年悲剧的原因。
  • 2024-04-07 21:12

    然后开放互市。宋朝贸易顺差。宋朝的货币在辽国境内流通。手工业品对原材料形成剪刀差。20万的岁币,挣2000万回来。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事实。

  • 2024-04-16 17:11

    別搞笑了,楊延昭只不過是一個邊防守將。在雍熙北伐失敗後的20多年裡,跟遼國戰神耶律休哥雙雄並立的名將是北宋外戚李繼隆。

    小冬邪 回复: 独行人海观世态
    明德李皇后的哥哥,在雍熙北伐失敗後,多次擊敗遼國戰神耶律休哥。在西線兩次大破李繼遷,生擒李繼捧。弟弟李繼和也是威震西北的名將。
    独行人海观世态 回复:
    怎么听都没听过啊
  • 2024-04-14 18:24

    当初不是寇老西逼宫,宋真宗就南渡了,他能御驾亲征差不多可以说是被绑去的;另外,当时的宋军是无力收回燕云的,没骑兵根本没法在幽燕野战,后勤会被打废,所以见好就收的和谈符合双方的最大利益。

  • 2024-04-16 10:39

    宋的问题在于培养皇帝

  • 2024-04-28 07:21

    两宋弱在除了赵大赵二没有一个皇帝有血性,都是老好人

  • 2024-04-07 20:33

    宋真宗???你们确定是他吗?北宋皇帝?

  • 2024-04-08 19:03

    宋朝不是大一统,和五代十国两晋三国没什么不同,只是相对大一些,时间上近一些。仅此而已!辽国作为新生政权,其朝气是宋无法比拟的!宋可以一城一地的争夺,他能守得住吗?!辽国在当时的军力人口本来就是超级大国的态势,就好像当前的美国,不要光看人口经济,忽略了最直接的军力!

  • 2024-04-14 10:15

    宋辽金,应该是后南北朝

  • 2024-04-28 11:56

    五代十国记忆犹新,赵宋皇帝也怕万一杨延昭拥兵自重啊,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惧怕按下葫芦浮起瓢

  • 2024-05-07 06:19

    考虑到之前的高粱河车神,之后的徽钦二帝,真打起来,以宋真宗那点本事,搞不好就整出什么幺蛾子,直接给辽国送上大礼包,让靖康之耻提前百年![静静吃瓜]

  • 2024-05-08 11:14

    看了两送,特别是北宋,对汉武帝的评价穷兵黔武,就怀疑史官文人扣屎盆子

  • 2024-04-07 15:05

    蒙古族兄弟,也是炎黄子孙

  • 2024-04-07 20:51

    因为爱好和平,这是刻入汉人的基因的,但这是确实又是一枚锋利的双刃剑!

  • 2024-04-07 23:19

    赵宋成了照送

  • 2024-04-09 17:11

    当时收复幽云只是做梦,高梁河车神那次才是最接近的一次,可惜了

  • 2024-05-06 09:29

    杨延昭,说评书?

  • 2024-04-07 13:52

    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藩镇割据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

  • 2024-04-09 20:17

    谁让晚唐军阀混战,到处都是山大王,拥兵自重,不听指挥,导致唐王朝灭亡,自赵光应开始就防范武将自立

  • 2024-04-14 18:05

    北宋初期不说,中期有狄青,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有中兴四将,南宋末年,更是击毙了蒙古最后一个正统的大汗:蒙哥。抵抗蒙古入侵,没一个有南宋坚持得久,还拿了一个最大的人头。击毙最后一个蒙古大汗之后,忽必烈篡位自立为皇帝,蒙古汗国分裂,蒙古贵族之间打仗。从征服世界,转变为内斗不休,蒙古各地的大小汗,迅速被同化

  • 2024-05-01 10:25

    强汉、盛唐、挫宋、暴元、刚明、奴清[哭笑不得]!

  • 6689 1
    2024-04-07 15:30

    和谈是临时作用,实力才是第一作用力。少一分也不行

  • 2024-04-08 10:14

    扯淡,城下之盟不光彩,但是很实惠。 你可以守住城和可以击败它是两回事。

  • 2024-04-27 11:23

    怂宋

  • 2024-04-29 15:08

    以后世解读这个时刻的真宗,打更有利;以北宋国本来看,和更有利,花费的代价也在可控。但是一旦安稳习惯了,骨子里的血性丧失,不知道去拼命保卫国家,就会灭国。参考契丹,如果是前期的契丹和早期的女真,胜负应该是六四开的

  • 2024-05-04 12:51

    问题是当时知道萧挞凛死了吗?事后诸葛人人会做,当时的情况是两边都怕了,一方输了最多赔上燕云,另一方输了连开封都保不住,两方都不想打才会有和约。

  • 2024-04-17 16:05

    得国不正,毫无魄力。赵匡胤还是不行,要是像李世民一样厉害或者不猜忌手下的话,早把契丹人给灭了,赵宋那有那么多耻辱

  • db 1
    2024-05-03 19:15

    檀渊之盟,有历史学家还吹嘘

  • 2024-05-07 22:23

    如果皇帝敢打仗,你信不信文臣就敢给军队断粮,到头来还是输。宋朝内斗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