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加剧分化:因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生意核心是利益

子真评论 2024-05-25 09:52:16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却加剧了欧洲的分化。鲁迅有名言:“文人有两大爱好: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而现在的美国也有两大爱好:拉日本韩国从良,劝欧洲国家下水。问题是美国现在手中砝码有限,能够拉动韩国和日本但劝不了欧洲国家。

最近,美国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坚持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提高对华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特别是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关税将从25%提至100%。这件事对美国来说,伤害性不大,但对欧洲来说却是非同小可,因此如何应对美国的这一行为可能会导致欧洲的整体分化。

欧洲加剧分化的原因找到了!看看欢迎和反对中国电动车的国家都有哪些?

随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欧洲如何采取措施就成为最大的看点,但整体来说,目前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目前世界各国最强势反对引进中国电动车并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立陶宛等一部分国家。美国并之所以激烈地反应根本性的原因是担心中国电动车的崛起,对欧洲国家带节奏和示范的意图明显。日本是因为再一次选错了赛道,美日的强烈反对恰恰说明中国电动车技术已经远远地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美日害怕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发展成效占据世界前沿。

而那些欢迎引进中国电动车并不愿意加征关税的国家,主要有德国、英国、泰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比利时、菲律宾、匈牙利等国家,这些国家对新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更高,因此并不愿意对中国电动车动手。

美国强硬地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关税制裁,对欧洲却是一个大难题!既说明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对现有的汽车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也说明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并不愿意接受中国新能源环保行业的进步。一些欧洲国家放弃了环保目标应该跟自身环保产业没有明显进步有重要的关联。

为什么欧洲会分化呢?因为欧盟破防了!中国环保科技实力已经颠覆了未来世界环保格局

欧盟面对中国的环保科技力量已经开始心焦了,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同时也是环保政策的重点。面对美国对新能源汽车征收关税,欧洲整体显得情感分裂:一方面面对中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崛起显然措手不及,竟然急忙放弃原先的禁燃油车计划;另一方面又对美国加征关税以后中国可能的反制担心会受到报复。

欧盟也曾雄心勃勃地提出非零排放燃油车禁令,就是想以环保领域树立的新能源标杆获取经济收益,目的自然是对欠发达国家进行财富的收割。但中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碎了欧美的预设和财富收割逻辑,看着中国电动汽车分享他们设定的新能源经济成果,美国无法容忍、欧洲难以接受,美国直接征收关税,欧盟却只能宣布先放弃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然后再继续收割一波传统能源产业的红利。这就是欧美的根本分歧。

本质上,欧美环保政策理念就是想在争夺未来环保的市场和科技主导权,在中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以后感觉未来的主导权失控,美国一方面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一方面加大自身环保产业的力度;欧洲既不敢对中国环保产业征税,也没有能力加大环保产业补贴。

德国终于想明白了!德国多个高官警告欧盟不要跟进美国对华加关税

德国是最先反对跟随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国家,不是因为他们多理智,而是因为最近几年德国的跟随美国战略导致自己受伤而已,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超越了德国,而德国的经济仍然处于最难以时期。

德国经济为什么被俄罗斯超越?德国经济繁荣曾依赖的两大支柱都因为德国对美国政策的跟随而放弃了:欧洲随美制裁俄罗斯周到失去了廉价的俄罗斯能源,无论是德国的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跟随美国进行所谓的“去风险化”又抛弃了广阔的中国市场,失去了对中国出口的能力。

如今德国高官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之后,对欧盟发出警告算是终于看明白了事件的本质。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主席迪尔克·扬杜拉警告欧盟:效仿美国会对欧盟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将由欧盟的消费者和企业埋单,这是难以接受的;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直接表示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做法就是错误的,欧盟不能放弃国际贸易的公平和一致的竞争规则,跟随美国的政策显然不符合欧盟的利益。

欧洲的主流论调一直是反对加征关税,德国拒绝跟随美国的加税政策也是拒绝美国试图拉欧洲下水的企图。进口确保正常生活、出口确保赚钱是欧盟必须面对的基本逻辑,德国看明白了贸易战损害的是自己,但不知道欧盟是否能够真正看明白这一点?

德国媒体以罕见之坦诚提出警示:应该与中国合作而不是与中国对抗,这一点并不意外

除了德国的高官以外,德国的媒体也开始发声反对与中国对抗,而应该加强合作。

对于美国将对中国加征100%的电动车关税,德国不仅公开建议欧盟反对加征关税,甚至不建议美国实施所谓的关税保护,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真的是德国良心发现吗?难道真的是德国愿意看到中国的环保科技发展结果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所有的认知背后都是利益,因为有超过50%的西方品牌汽车在中国生产后进口至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如果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会影响西方车企在中国的发展以及西方车企的未来收益。这才是核心。

目前德国曾经在中美之间平衡的政策以及与中国保持良好经济合作的优势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如果再继续跟随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会对自己的伤害越来越大。

德国之声以罕见之坦诚向德国政府和民众发出严重警示:倘若制继续裁中国将迫使中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自主创新步伐,推动中国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发展将导致德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富足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依靠优势和赚取高额利润的产业将不复存在。因此,德国媒体呼吁德国政府和民众在对待中国时应该保持谦逊与开放之心态,应该更需紧跟中国智能化浪潮与中国携手共进才有更好的出路。

德国的一些政客往往容易受到欧美的胁迫,但德国之声这种客观而务实的态度,特别是对中国的评价既有对中国工业崛起所展现出的巨大影响力的认知,也有对德国目前发展困境的清醒认识。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和理发的声音。

去年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国产汽车惊艳亮相吸引了德国公众的目光,中国整车、三电系统、汽车软件等领域超50家中国汽车产业公司产品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德国民众渴望一窥中国汽车产业尖端技术的风采。

中国与德国在汽车生产和制造领域有相互合作的广泛基础,在传统汽车领域德国曾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能源车方面中国具有一定的依靠优势,我国电动汽车需要走向世界,德国传统汽车产业也需要走向未来,双方合作前景会非常广阔。这就是德国目前看到的现实和未来。

全球第四大车企的荷兰公司反对加征关税,认为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欧盟准备在6月5日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是否征收关税的初步决定,现在总部位于荷兰的Stellantis集团却警告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毫无用处。

总部位于荷兰的Stellantis集团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但这家公司是全球第四大车企,公司旗下拥有的Jeep、雪铁龙、标志等十几个品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或听说过。Stellantis集团CEO现在警告欧洲:中国电动车企拥有30%-50%的成本优势,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只能加重欧盟的通货膨胀,除此以外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加征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的对等反复,将对欧洲的影响巨大;还会影响欧洲的车企把在中国合资工厂制造的汽车返销欧盟市场和全球其它市场。这会影响欧洲车企的发展和利益。

Stellantis集团CEO明确表示,如果通过加征关税特别是像美国部那样加征100%的关税,无异是关闭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这是非常懦弱的表现。即使你关闭了欧盟市场,但中国电动汽车在亚洲、东欧、南美、澳洲和俄罗斯的热销仍然无法阻止,落后的欧洲汽车将被从这些地区驱逐出去。他认为,逃避不是正确的选择,加强合作才是最优解。

美国加征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无疑会加剧欧洲的分化,因为毕竟受损失的是欧洲各国自己,越是传统汽车比较发达的国家可能受害越深,这不是玄学而是现实。随着中国贸易战、金融战的越来越激烈,欧洲各国如何选择将决定欧洲各国的命运。你认为欧洲各国会如何选择呢?(麒鉴说财经)

1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