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公摊面积“害人不浅”,2024年或全面取消?答案清楚了

海蓝聊房 2024-04-08 11:22:33

一套房子,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更高,对普通家庭来说,买房很可能掏空“六个钱包”,压力十分巨大,因此有不少人都希望房价可以大幅度降下去,或者保障房快点建设好。

这种想法在情理之中,可除了房价外,还有一件事同样被购房者广为诟病,它就是公摊面积。至于什么是公摊,大家都很清楚,这里也就没必要再解释了。

其实不难发现,近些年来,网络上有关于取消公摊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是最根本的原因,费用问题。

如果房价是白菜价,两三千一平,那么有公摊大家勉强可以忍一忍,可现在房价,每平1万元以上都是“常规水平”,这也意味着购房者要额外拿出几十万甚至更高来购买自己无法支配的额外面积,购房者要是没有怨言,那才奇怪呢。

此外,在买房后,购房者依旧要为公摊面积买单,比如物业费和取暖费。就拿取暖费来说,根据规定,取暖费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建筑的建筑面积,而这个面积包括了公摊面积。也就是说,不论公摊有没有安装取暖设备,都要将其列入计算范围内,当然,一般情况下会减半收取。这一点,也是很多购房者无法忍受的。

第二个原因,目前只有我们中国还在使用公摊面积。

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公摊面积是中国独有的,至于其他国家都是按照套内面积进行计算的。说来也是搞笑,香港房地产商人霍英东最早提出了公摊面积的概念,后由李嘉诚发扬光大,并进入内地沿用至今,可身为发源地的香港早在2013年时就已经取消了公摊面积。

在相当大一部分购房者看来,国外没有公摊面积,而香港都已经取消了,为什么内地不能与香港以及其他国家一样,把公摊给彻底废掉呢?

第三个原因,不同的建筑,公摊面积有较大的差距。

一般情况下,7层以下住宅,公摊面积8~18%;7~11层的住宅,公摊面积为10~20%;12~18层的住宅,公摊面积为15~22%;19层以上的住宅,公摊面积为20~28%。

看完这些基础标准,就可以看出公摊面积相差巨大,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公摊面积可能会更大,不少网友就表示,自己所买的房子,公摊面积超过30%。

第四个原因,有些开发商喜欢拿公摊面积来做文章。

第一种情况,做大公摊,额外创收。

开发商在办理相关手续前,要请测绘公司的人来实地测量,测量后,开发商对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情况都非常清楚,但开发商是不会将测绘结果交给购房者的。

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只要开发商让每户哪怕多出0.1个平米,整个项目就会多出很多钱,而对购房者而言,一般不会测量的这么精准,就算是测量精准了,对0.1个平米也会觉得无所谓。

举个很简单地例子,某一线城市的一个楼盘有1000套房,房价是每平3万元,如果每户多算0.1平米的公摊,整个楼盘就可以多赚300万。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叫“重复公摊、重复收费”。

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把小区的消防应急场所等区域算作公摊的一部分,然后把这部分划分为车位,再次卖给业主。

以上4个原因,使得购房者煞气极重,对公摊面积忍无可忍,那么公摊面积能取消吗?

对此,央视新闻客户端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名为《“公摊面积”要取消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的文章,文中提到了有关公摊的各种糟心事,说公摊面积“害人不浅”,但也表明,全面取消是不现实的。

此外文中还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取不取消公摊面积,意义并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按照我国现行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可以按照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

对此进行解释,是说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开发商前期宣传都是以建筑面积计价,可在签购房合同时,却是按照套内面积来计价。

比如宣传时,告诉你每平1万,但成交时,告诉你按照套内面积计算,每平是1.5万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第一部分提到原因被推翻了,虽然取消了公摊,但房价涨了,总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动,而物业费和取暖费依旧是根据现行规定,以建筑面积来进行收取,与公摊多少、套内多少并没有关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这篇文章总结下来就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以为取消公摊后总价会便宜,但实际上开发商会涨价,把公摊的费用算在套内的房价上。

从以上观点来看,取消公摊后确实没有在房价这个根本利益上给予购房者“优惠”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取消公摊最起码让我们知道自己所买房子的实际面积,也避免了做大公摊、重复收费这类现象,是维护了购房者的利益。

另外,国内也并不是没有取消公摊的城市,比如重庆,人家早在2002年就开始按照套内进行计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房地产同样发展的风生水起,与此同时,合肥也在探路,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取消公摊,只不过速度会相当慢。

0 阅读: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