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开国功臣,被杀前,李世民哭着说:再见你,只能是遗像了

赫薰看事 2024-05-08 03:13:27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夏夜芦苇荡

编辑|夏夜芦苇荡

贞观十七年,凌烟阁建成,大唐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彪炳其上,其中有着一位名叫侯君集的位列第十七,大字不识一个却自称有勇,因此被唐太宗重用,后和其他几位将领一起助唐太宗称帝。

登基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依旧一直十分赏识侯君集,然而,在凌烟阁建成的这一年,侯君集却被李世民亲自赐死。行刑前,李世民还亲自来到狱中为其送行,他言语哽咽,满是不舍的说:

“此后再见,便是和你的遗像了。”

既然如此不舍,唐太宗为何不放了侯君集?侯君集究竟做错了什么?

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是个将门之后,他出生在豳州三水县(今陕西旬邑)。其祖父是北周刺史,父亲是泰州刺史,他在家中排行老五。

年少时期的侯君集,十分活泼爱动,性子做作,喜欢骄傲自夸。受环境影响,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反而喜欢舞刀弄枪,刀枪剑戟射箭每个领域几乎都有涉猎,也曾拜当地的名师学习武艺。

但他的每一份兴趣都只是三分钟热度而已,从未有坚持钻研下去的。但对侯君集而言,学过便等于精通,因此在外人面前,他总是十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勇武。

在他走出家门闯事业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还只是秦王,听闻侯君集有勇,便将其招至自己的幕府。

互相了解之后,李世民惊奇的发现,侯君集的母亲窦娘子竟和自己的母亲是同宗,于是二人之间的关系便更加亲密了。

后来李世民在外南征北战时一直都是侯君集在身边跟着他,在这个过程中,侯君集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也正因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十分信任侯君集。

原本,李世民是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但他的才能和威信,确实胜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深知自己不如李世民,生怕他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便联合弟弟齐王排挤陷害李世民。

因为兵权在李世民手中,所以唐高祖李渊和太子李建成都想收回,但任用其他人效果又不如李世民,因此便不得不继续让他领兵。

自古以来,皇权的争夺总是十分残酷,为此逝世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倘若李建成登基,那么李世民及他的追随者难保能够过上安稳日子。

为求自保,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建成被其亲手射杀,之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计划极其周密的政治事件,毕竟意同谋反,若是不能一举成功,很可能就见不到今后的太阳了。

在这场行动中,侯君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侯君集要反!

他负责控制住唐高祖李渊以及其他朝臣们,为在前方冲锋陷阵的人们解决后顾之忧。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封了五位国公,侯君集是一位,他被称为“潞国公”,同时也是左卫将军。

可虽然侯君集在打仗时期确实十分勇猛,然而因为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他的优点基本上也只有勇猛。于是李世民便想着将其培养为一位合格的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

著名军事家李靖就这样,成为了侯君集的老师,负责教授他兵法。侯君集自然也很愿意学习,但令他不解的是,李靖总是教授个大概,并不精妙。

为此,侯君集很不满意,于是他找到了李世民这个“中间人”,控告李靖不够认真,藏着掖着。李世民也很不理解,抓紧把侯君集带出来让他独当一面为国分忧不好吗?

李靖表示,我看他是想反。

他认为,中原已经安定下来,而他交给侯君集的兵法足够他安邦定国,学的再精妙也没有用武之地,非要深入学习的话,就是想造反。

李靖的话让李世民哭笑不得,但人家不愿教,他也不能强求,便只能打打圆场,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不得不说,李靖的教导还是有用的,侯君集还真学到了东西。

这次是真反

贞观九年,李世民欲讨伐吐谷浑伏允,于是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和李道宗作为副手同他一道前去。

在侯君集的建议下,李靖抽调精锐长驱直入,在库山击败了伏允,伏允逃窜,却又被侯君集和李道宗两面夹击,最终被围剿。

骁勇善战又会谋略的侯君集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可就当李世民觉得他可以一直相信侯君集时,他却被其给了沉重一击。

突然有一天,大臣张亮私下告诉李世民,侯君集可能要反。他说,侯君集曾向自己表示谋反的意向,而且还试图拉拢自己和他一起反。

听了这话的李世民表示不相信,况且这话只是侯君集私下和张亮说的,也没有证人在,因此很难辨别真假。

不过在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相信侯君集要反的,他更希望这只是他无意间发的牢骚罢了。

此事并没有让李世民开始忌惮侯君集,他还是对待侯君集仍是一如既往。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终于反了,李世民却还是不敢相信。

自李世民登基之后,他的儿子李承乾便被立为了太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之后的李承乾似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诸位大臣们,他并不适合做储君。

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李世民废太子,再立储君,不过李世民始终不为所动。然而没过几年,李世民便越发疼爱魏王李泰。

虽然太子之位还在,但难保哪一天就失去了呢?于是,慌张的李承乾决定效仿当初的父亲,也来上一个“玄武门之变”。

但他若真有逼宫成功的能力,就不会被大臣们整日诟病了,所以不出意外的,李承乾失败了。

儿子造反逼宫,李世民已经够伤心了,却没想到,在复盘的过程中,竟又听到了侯君集的名字。

李世民求情

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李承乾的东宫当差,他亲自检举自己的岳父也参与了这场谋逆案,李世民惊诧不已,但有张亮的话铺垫在前,他还是决定亲自问问侯君集。

他告诉侯君集,自己并不希望其遭受刀笔小吏的折辱,因此决定自己亲自问问。然而在绝对的证据面前,侯君集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世民很失望,自己一直以来那么信任的人,居然联合自己的儿子发起宫变,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想放侯君集一条生路。

他硬着头皮问询大臣们,侯君集于国有功,可否留他一命?

然而,他的请求并不被大臣们所理解。大臣们一个个十分气愤,侯君集犯下如此大错,若不诛杀,岂能明大法。

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李世民不得不含泪赐死侯君集,行刑前,他亲自到狱中看望他,并与之诀别。

他说:“今日一见,再见面就只能看你的遗像了。”说完,李世民的泪水夺眶而出,神情悲戚。虽然不能赦免侯君集,但李世民却保住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希望日后能够人为他上柱香。

李世民对侯君集这么好,为什么他还要造反呢?事情还要从多年前的一场战役说起。

谋反原因是?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不愿再被唐王朝管辖,其国王写信给李世民,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并表示,希望李世民此后不要再干涉高昌国的内政。

李世民看后十分生气,于是侯君集被指派讨伐高昌。在李靖的教导下,侯君集在排兵布阵方面已经十分老练。

他率领大军穿过八百里瀚海,很快便兵临城下,高昌国的历史不久之后便走向终结。然而在打了胜仗之后,班师回朝的侯君集却并没有等来该有的嘉奖,反而被丢进了大牢。这是为何?

原来,在攻下高昌国之后,侯君集自作主张抢了一批高昌国平民,将颇具异域风情的高昌美女及王宫内的宝物据为己有,除此之外,还纵容士兵入户抢劫。

他的所作所为被人举报,李世民在确定情况属实之后,便将其关进了大牢。

后来,岑文本为侯君集求情,说“克敌有重赏,不胜蒙显戮”,侯君集有大功,即使不赏,也不应该将他关进去。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便又将侯君集放了出来,但也并没有给他加官进爵。

而侯君集被释放之后,心中却对李世民十分不满,他觉得自己在牢里过了那么多天苦日子,怎么说都该给点“慰问金”,但是李世民却连点表示都没有,因此,他对李世民的怨气便日益增长。

后来张亮从中央被调到地方,侯君集觉得他和自己同病相怜,一定也对李世民有怨言,因此他主动找到张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张亮不仅没同意,还转头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

后来李承乾因担忧自己地位不稳,所以想要发动兵变,愤愤不已的侯君集便成了他能够拉拢的最好人选。

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又在东宫当差,于是他们很快便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发起了兵变。可兵变失败,侯君集原本的日子也荡然无存。

结语

按照李世民对侯君集的信任程度,如果他不参加叛乱,必定是一辈子风风光光名垂青史,可狂妄自大的性格却使他钻了牛角尖,最终自己跌入万丈深渊。

若非李世民仁慈,他连个为自己上香的人都没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