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手举一封未被颁布的草诏表明忠心,却被李隆基斩于旗下

赫薰看事 2024-05-10 11:01:12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夏夜芦苇荡

编辑|夏夜芦苇荡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一党并推举其父李旦登基。

经历过两次朝代变迁的上官婉儿手举一封未被颁布的草诏表明忠心,却被斩于旗下。而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不仅派人破坏婉儿的墓,还命人在史书之中极力诋毁婉儿。

上官婉儿和李隆基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

罚入掖庭

上官婉儿出生在一个显赫世家,其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父亲虽没有祖父出名,但也是唐朝大臣。原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她会一辈子平安富贵。

然而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古代,朝堂的更迭往往都会伴随着许多臣子的鲜血。在唐高宗和武则天争权的过程中,上官仪坚定的站在了十分赏识自己的唐高宗身边,因此得罪了武则天。

众所周知,因为封后事件而得罪了武则天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最终流放的流放,赐死的赐死。所以,同样得罪了武则天的上官仪最后的下场也并不怎么样。

在上官婉儿出生不久后,家中便遭遇了重大变故。

祖父上官仪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一事,而彻底得罪武则天。

当时的武则天在宫中已经手眼通天,足以和唐高宗分庭抗礼,因此,在诏书墨迹都还没干时便被武则天发现。

她三言两语便重新获得了唐高宗的信任,为安抚武则天,唐高宗表示,自己并没有废后的念头,都是上官仪提议的。

因此没过多久,上官仪父子俩便被武则天夺去了生命,而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则被罚入掖庭为奴。

当时的上官婉儿才1岁而已,而同她一起被罚入掖庭的郑氏虽然也出身名门,但在掖庭之中,每日都要劳动,应该无暇教导她。

因此,即便出生在显赫家庭,她也是没可能接受过家庭教育的,但从后世的评价和流传的诗篇来看,上官婉儿是个很有才学的人。

有学者认为,一直教导上官婉儿的是太监。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有宫教博士,负责教授宫里人各方面的知识。

而在宫教博士所教授的技艺之中便有“诗词”,祖上都是有才学的人,所以上官婉儿也十分聪明。

十三岁时,她因聪慧而被武则天所注意,其亲自召见了她,并出题考校。上官婉儿对答如流,仿佛提前准备好了一样,武则天因此十分欣赏她。

从那时起,她便与宫奴身份彻底说了再见,成了一位才人。

不过据《新唐书》记载,这个时候,上官婉儿只是摆脱了官奴的身份,并没有真的得到武则天的重用。

据《太平广记》援引武则天族孙武平一所著的《景龙文馆记》,在上官婉儿三十三岁这年,武则天才开始重用她,也就是说,从做才人开始,她奋斗了二十年才终于加官进爵。

不过,她被重用时也不过只是武则天身边的一个普通秘书。

据记载,武则天只是提拔她为三品婕妤而非能够上朝听政的二品昭容,可不能上朝的上官婉儿,又为何能够拥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力呢?

准备跳槽

载初元年,武则天下旨,让有才学的女性进入宫中掌管诏敕起草,司马慎微的夫人李氏因此征召入宫,成为了武则天的左右手。

而上官婉儿同时也开始接受宫廷教育,后来李氏在宫中去世,她的工作便被交接给了上官婉儿。因为在武则天身边待的久了,所以她便得到了武则天的信重。

在其私通张易之和张昌宗时,丝毫不避讳上官婉儿。甚至还直接将审核面首背景资格这个工作都交给了上官婉儿。

然而,尽管武则天如此信任上官婉儿,却还是对她处以黥面。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黥面便是在面额上刺字涂墨,这个刑法算然伤害性不大,但却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个罪人。

据说,是因为上官婉儿“仵旨”惹怒了武则天,原本是死罪,但武则天实在惜才,因此才只是对她处以黥面,上官婉儿这才保住了性命。

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上官婉儿从很早就开始筹划。

在武则天晚年时期,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深知其时日无多的上官婉儿,便开始为自己寻找退路。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深入人心,她也不敢保证下一个上位的人会善待武则天的身边人,因此,她开始物色自己的下一任“老板”。

事实上,关于传位于谁这个问题,武则天一直举棋不定,一方面,她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来继承大统。

就在其举棋不定时,狄仁杰告诉武则天,如果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继承皇位,则武则天走后还有可能进入太庙,但如果是武三思继承皇位,那么作为其姑姑的武则天是绝无可能被供奉在太庙的。

而且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几乎以一边倒的“请武后让权于李家后代”,因此,武则天不得不将曾经被自己废黜的儿子李显接回京城,立为太子。

但朝政大权迟迟未能真正交给李显,后来,在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怂恿下,李显联合弟弟相王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发动政变。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从小一起长大,因此她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上官婉儿决定倒戈。

在他们发动政变时,外朝及禁军异动的消息被上官婉儿有意识的屏蔽,里应外合的政策很成功,太子李显和张柬之率军进入宫中,将面首张易之和张昌宗就地斩杀,随后迫使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退位之后,太子李显终于顺利登基。然而,在众人帮助下成功登基的李显,却开始翻脸不认人了。

死亡之谜

在朝堂之上,他不断的打压相王和张柬之等人,除此之外,他也没忘记上官婉儿和太平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为了分化离间这对“姐妹花”,他便将上官婉儿封为二品昭容。上官婉儿因此逐渐进入权力中心。

不过,她却并未因此平步青云,毫无烦恼。因为李显的皇后韦氏,也有着不小的野心。

在2013年,上官婉儿的墓志被发掘并问世,在墓志中,有着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揭露其与李显的皇后韦氏之间的矛盾。

此前历史记载称,在李显登基之后,上官婉儿为巩固自己的权利,开始讨好韦后。

因为李显是二次登基,而在之前被废黜之后,韦氏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在身边,所以李显对韦氏十分感激,也十分看重。

因此,上官婉儿便极力讨好韦后,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情郎武三思介绍给她,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他们的私通。

他们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宫中除了李显以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许多人都认为上官婉儿是韦后的心腹。

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上官婉儿还是和太平公主关系最好。

在李显登基之后,相王等人被打压,不多时他便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因为对韦后的信任和感激,所以他便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各种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们都有了各自的势力,而且韦后有意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继承皇位。

这便威胁到了上官婉儿的地位,因此,她必须要提醒李显,让他限制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

但李显却并不同意,上官婉儿不惜“死谏”。她饮下鸩酒,为此差点死去也没能阻止韦后的势力拓张。

在这场争斗中,上官婉儿差点丢了性命,而且还被从二品昭容降为了三品婕妤。

随着时间的推移,韦后和安乐的野心昭然若揭,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一起发动政变,韦后和安乐被诛杀,随后又推举李隆基的父亲为皇帝。

在这场政变中,上官婉儿曾向李隆基展示遗诏,以表自己对李唐皇室的忠心,却不想李隆基并不领情,她被“斩于旗下”。

李隆基的报复

政变过后,相王登基。彼时禁军的统治权还掌握在李隆基手中,为保证自己的地位,李隆基开始在暗地里策划着对抗父亲睿宗及太平。

或许正是因为知晓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关系,所以李隆基才会在起义之时将其杀害,以此断掉太平的一条臂膀。

毕竟,曾经经历过两次朝代变迁还仍旧存活的上官婉儿,才能自是不必多说,而且在这场政变之中,她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定会深得李旦器重。

在她的辅佐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会变得更加强大,一个如此强大的政治对手,李隆基完全没有留着的必要。

婉儿的死令让太平公主十分伤心,而且其死亡的罪名还是“依附韦后,渎乱宫闱”。

睿宗和太平公主为牵制李隆基,开始联手,而他们对抗的重要手段便是为太平的好友上官婉儿平反。

上官婉儿被追封为昭容,太平公主出资赠绢五百匹让其风光大葬。

除此之外,她还找人为其撰写墓志,在墓志之上,大书特书上官婉儿与韦后的激烈争斗,以此来改变世人眼中上官婉儿的所谓“依附韦后,渎乱宫闱”的形象。

而她的死因,却被表述的含糊不清——亡身于仓卒之际。她并没有写明上官婉儿的真正死因,但却在坊间传播李隆基杀害上官婉儿的真相。

然而太平公主最终还是没能斗倒李隆基,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便开始了一波清算。武三思及武攸暨的墓穴被破坏,上官婉儿也未能幸免。

结语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她的墓时,发现有许多认为破坏的痕迹。

除此之外,在史书中,上官婉儿的形象也被极力诋毁,她与韦后一党争斗的史实也被隐藏。对李隆基来说,丑化婉儿,就是在否定太平公主和李旦。同时也能告诉世人自己夺权登基的合法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