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4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1890.8亿元居中部第一

大皖新闻 2024-05-10 19:26:14

大皖新闻讯5月10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我省“加快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今年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1890.8亿元、增长8.6%,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1位;对外投资6.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到位外资6.6亿美元、增长7.6%。

中国(安徽)自贸区贡献全省约25%进出口

近年来,安徽省商务厅始终把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下放26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进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资。

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全省30%以上的进出口、40%的外商直接投资;全省11家国际合作产业园已引进外资项目195个;全省5个综合保税区不断创新改革,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316亿元、增长11%,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化“徽动全球”出海行动,集中组织企业参加32场境外展、5场境内国际展以及14场中间品专业展会,支持外贸企业开拓新市场。同时,开展海外仓“全球布局”行动,全年建设、租用海外仓(含中继仓)达400个。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专项培育行动,积极探索“直播出海”突破点。强化外贸政策支持,认真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要求,确保各项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

全年力争新引进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

在服务配套方面,我省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安徽省外贸促进政策30条”等政策措施,累计兑付外资专项激励资金3000万元,支持26个重点外资项目在皖投资。下一步,还将出台支持利润再投资、省级外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认定办法和政策措施,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体系,全年力争新引进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

我省加快推进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便利化,省内已有5家医院设置独立国际医疗门诊,安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部自开诊以来共服务外籍患者2500余人次;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来自35个国家的450名外籍学生在校学习;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合肥新桥国际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同时,推动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表示,我省将打造更加便利的外籍人士生活场景,优化外籍人士便捷支付服务,引进更多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资源,提升外籍人士在皖交通、生活、消费的便利度。同时,发布2024年版《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指导外籍人士更好在皖生活、工作和娱乐。

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2家

近年来,我省不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影响力。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2023年以来,先后在柏林、伦敦、圣彼得堡、利雅得等地举办投资安徽行专题推介活动。组织4800余个外经贸小分队出海拓市场、引外资、促合作。先后在合肥、北京、厦门、上海、新加坡举办6场“海客圆桌会”活动,累计对接外资企业、境外商协会80余家。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2家,同比增长26.7%,安徽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持续开展安徽投资环境宣传推介,全年举办各类外商投资促进活动50场以上。

同时,高质量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聚焦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领域,累计形成制度性创新成果200项以上。高能级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加大营商环境、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等领域创新提升,实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占全省比重均达到40%以上。

一季度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

大皖新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合肥海关推动“联动接卸”“直装直提”和“离港确认”三项改革在安徽省内水运口岸全覆盖。今年一季度,应用3项改革通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达到2.39亿元、23.72亿元、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9%、442%。

合肥海关二级巡视员王春晖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合肥海关全力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一季度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货机198架次,监管进出口货物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和94%;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一季度共保障开行班列306标准列,进出口货值4.27亿美元。

同时,支持我省“新三样”扩大出口,研究出台合肥海关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工作措施,支持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地港口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滚装、集装箱等运输方式出运,助推安徽绿色产业加速驶向海外市场,一季度,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同比增长70.3%。

2025年底合肥新桥机场、芜湖港基本建成智慧口岸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目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正在加快查验设施、装卸设备、物流仓储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全省水运口岸物流通关一体化平台有效运行,芜湖港口岸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率先实现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各口岸初步建立了运营主体间协同互联、高效运作的良好生态。

安徽省政府口岸办负责同志陶刚表示,我省将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聚焦首位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一链一策”开发特色功能应用,逐步建立完善数据交换服务新模式。同时,提升监管设备智能化水平。配套建设机场口岸联检单位智能旅客查验、先期机检审图、核辐射检测和专用网络信息系统。加强H986等智慧机检建设,提升水运口岸智慧监管效能。建设长江安徽段开放水域预警感知管控系统和锚地监管系统,破解开放水域难管难题。

通过交通、商务、海关、边检、海事等多部门综合施策,力争到2025年底,合肥新桥机场航空口岸和芜湖港水运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中国(安徽)国际“单一窗口”上线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进出口业务全景式展现、全链条动态追踪、一站式综合办理。

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

2 阅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