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促成“靖康之耻”的宋徽宗赵佶,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

学典历史 2024-04-19 21:52:41

公元1100年,年仅24岁的宋哲宗赵煦驾崩;驾崩之时都未曾立太子,因为赵煦唯一的一个儿子赵茂,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皇位继承人就只能在其父赵顼的儿子中选。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同时也是宋哲宗赵煦的弟弟;他本无缘帝位,可为何还能登上帝位呢?

宋神宗赵顼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除去早夭的八个儿子之外,赵顼还剩六个;尽管如此,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端王赵佶来坐,那么他是怎样登上的皇位呢?答案是有向太后的支持。

向太后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赵佶颇有天资,并且擅长书法,而且又极尽谄媚,因此向太后出于私心,立了端王赵佶,反而对赵煦同母的弟弟简王赵似视而不见。

当时的宰相章惇曾力荐向太后,不要拥立赵佶为帝,因为他为人轻浮;章惇忠心为国,可惜却劝谏无果,端王赵佶终究还是登上了帝位,然而悲剧也发生了。

宋徽宗赵佶登上帝位后,宠信奸臣,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直接将北宋带入了万丈深渊。面对金人南下,宋徽宗赵佶不仅恐惧万分,而且还推脱责任,将皇位传给了其子宋钦宗赵桓;最终父子二人同时上演了一场“靖康之耻”的闹剧。

如果当初向太后能够听取章惇的肺腑之言,或许就能避免悲剧发生;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0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0:19

    宰相章憞当时的意见是立嫡则简王乃皇帝同母弟,立长则申王最长!当时章憞性格强悍多次忤逆太后配合宋哲宗进行新政推行,太后为了干预朝政故意和宰相对着干,赵佶非嫡非长薄有虚名性格柔和有利于太后施加影响,当时章憞要是主张立端王那么太后可能会直接否决这个意见,就是这个决定直接将宋朝送入无底深渊!可见女中并无尧舜,实则头发长见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