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亲自废除,其中的心酸难以言喻

赫薰看事 2024-05-09 05:36:03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十一

编辑|十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一项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这期间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过它也有弊端。

开创科举制度的隋文帝,更是在晚年时亲自将其废除,不过考虑到国家发展的需要,他又将其恢复过来。

那么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底有何影响?为何开创它的隋文帝,晚年又将其废除了呢?

早年经历使得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度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科举制度可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从隋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特别重视这个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正是这个制度让很多寒门子弟有了入朝做官的机会,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制度,还差一点被隋文帝给废除了,要知道这个制度的开创者就是隋文帝,为何到了晚年他却又要将其废除呢?

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古代选拔人才一直沿用的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表面上看是用来为朝廷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可实际上却是朝中大臣们的天下,只有他们在朝中有些威望,那么他们就必定会将自己的后代全部安排进来。

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那些寒门出身的人即便拥有再多学识,也依然无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按理说隋文帝杨坚对于这样的制度应该持有的是支持的态度,因为他也是贵族出身,并且还名正言顺地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虽然身居高位,但隋文帝依然觉得不踏实,早些年自己没有即位的时候,他就看遍了朝中各种父子相传或者是叔侄之间的职位相让的现象,当上皇帝之后,杨坚更是觉得这样的制度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若是朝中代代都由这些官家弟子来继承的话,那么国家估计也不会持久地发展下去,自己的后代将来以后即位之后也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因此隋文帝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首创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来人才。

可是这样的制度肯定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后代想要在朝中混出来个一官半职,竞争压力就不小,如果再加上科举制度中的寒门弟子来和他们竞争的话,那他们的机会就会少更多。

为了了解清楚朝堂上有多少人支持自己的做法,隋文帝并没有直接将这个制度直接投入使用,而是假借自己在梦中被人谋杀的事,将开国功臣的后代李浑杀死,通过这件事来试探那些贵族们的态度。

果不其然他们都不支持隋文帝的做法,可即便这样,隋文帝还是坚持将这一制度在隋朝普及开来,只是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度并没有那么完善,并且考试的难度也非常大,不管是出身贵族的弟子还是寒门出身的人,人人都有机会参加考试。

隋文帝的出发点是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事情的发生似乎和他想象的有偏差。

科举制度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

对于隋文帝提出的科举制度,很多贵族世家的官员肯定是不满的,但那是皇帝的意思,谁也不敢多说什么,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有了科举制度,这些官员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落选。

并且那个时候的考试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上参加考试制度的人太多,所以皇帝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批阅所有的试卷,这些繁琐的工作只能交给那些皇帝比较信任的人来批阅。

因为那些卷子的名字都是公开的,所以一些有钱的官员就想到了用钱来收买批阅卷子的人,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弟子还是没有什么机会出现在皇帝的面前,科举制度好像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来作用。

即便有一些品行端正的官员,但是在面对金钱或者职位的诱惑时,他们也很难坚持住自己的底线,渐渐地考场上便有了很多贵族世家安排的自己人,表面上他们按照考试的形式走一遍,可实际上到处都是作弊的现象,这样一来那些埋头苦读的寒门弟子还是没有机会。

科举制度虽然给了他们一些希望,但是这样的希望又似乎十分渺茫,即使有哪一个寒门弟子真的有幸考中秀才或者进士,得到了入朝做官的机会,但是他们也很难在朝中做出一番成就,除非是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否则他们将会受到无尽的嘲讽和排挤。

那些贵族出身的弟子,他们背后不仅有家族势力的支持,而且各大家族之间还会形成合力,在朝中谋职不仅需要有才能,更需要有人扶持,不然的话将很难在朝中生存下去。

但其实社会中更多的现象是,很多寒门弟子花费多年心血,勤奋刻苦地读书,最终却还是比不上那些有权有势人家的人,古代社会人们的出路本来就比较少,所以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将读书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

考不上他们就一直考,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了科举考试而努力,但他们努力了那么久却还是什么都不是,反观隋文帝,好不容易想出来这么一个制度,却一点也没有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等到上朝一看还都是老熟人。

隋文帝废除,隋炀帝将其进一步完善

因为由隋文帝首创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发挥出来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形同虚设,所以到了晚年时期,隋文帝便将科举制度给废除了,那么科举制度又为何在中国延续了1300 多年呢?

隋文帝晚年时期将科举制废除,甚至还关闭了很多学校,很显然是因为这一制度没有起到他理想中的作用,不过隋文帝去世后,隋炀帝即位,他吸取了隋文帝科举制度中的经验,又重新开办学校,并且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隋炀帝设立了进士科,通过进士科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科举制度中最优秀的人才,这被选拔出来的人也会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会在朝中担任重要的职位,将来以后还会被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为了避免出现隋文帝时期那种,朝中都是贵族家庭的后代,隋炀帝开始扩大科举制度选举的范围,并且将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进行等级的划分,越往上对他们的考核越严格,通过这样层层筛选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官家弟子无才无德之人被选上进士。

一些地方官员也可以通过举荐的方式,向朝廷举荐人才,但这些举荐上来的人还是要经过考核之后才能决定其是否可以入朝为官,这样的制度给了那些寒门弟子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正是因为有了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度,并且由隋炀帝对其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后来的各朝各代中,科举制度才可以进一步发展到成熟,不得不说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来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一制度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说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它可能也是比较适合社会发展的一种制度。

写在最后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虽然它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很多曲折,甚至还被隋文帝给废除了,但是好在这一制度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的,因此在后来的朝代中,他又进一步得到完善,并且逐渐发展成熟,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0 阅读:13